瑞信CDS於十月初突急升至08年金融海嘯水平,引起市場關注。環球股票市場持續低迷,不利消息容易引起恐嚇,傳媒更形容瑞信情況尤如雷曼2.0。近日瑞信公佈第三季業績,總算短暫安撫了恐慌者的情況,容我簡單解構來龍去脈。
CDS對非從事機構投資業務的讀者相信較為陌生,就粗略解釋一下。CDS中文譯名為「信用違約互換」,我認為譯作「債務違約保險」更為貼切。顧名思義,就是要為債券持倉購買保險,當債券不幸違約,CDS買方可得到CDS賣方就債券損失的賠償。換言之,當CDS價格上升,即代表保險賣貴了,亦反映公司違約風險上升。實際進行CDS買賣涉及的條款極為複雜,不過作為散戶接觸此類產品機會較少,簡單了解則可。
為何機構投資者不直接沽出債券,而選擇買入CDS轉移風險?因機構持有債券數額龐大,而且受合作關係及條款影響,不容易於市場沽出,以CDS抵銷風險是慣常做法。亦有部份機構投資者會直接買入CDS(Naked Long CDS),博取某公司債務違約風險上升,再沽出獲利。
上一篇:![]()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