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信於10月27日終宣佈第三季業績,與早前瑞信高層的口徑大致相近。第三季虧損40億瑞郎(約318億港元),計劃將證券化產品業務出售及裁員2700人,資本比率(CET1)雖然下降但仍然遠高於監管水平。
市場不時會傳出金融危機重臨的消息,「雷曼2.0」、「亞洲金融風暴2.0」、「翻版金融海嘯」… 對於此類消息不必過於恐慌。首先每次金融危機後,國際間監管機構必會訂立機制杜絕事件重臨,以2008年金融海嘯為例,當時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的中央銀行隨後已參與巴塞爾協議III(Basel III),確保銀行資本比率高於標準,降低流動性問題。
從來金融危機都是「獲獲新鮮獲獲金」,令人防不勝防。能被傳媒提前報導的潛在危機往往早已被監管機構關注,當中鮮有新金融危機「爆煲」的異數。
上一篇:![]() ![]() |